中慶集團緊跟時代發展趨勢,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建設·成就美好生活”為使命,秉承“開放創新 誠信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堅決落實“三商轉型 三建升級”戰略目標,助推建築產業生態良性發展,為成為中國知名建築產業綜合服務商不懈奮鬥!

                                   版權所有:19体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吉ICP備15005856號                      技術支持:中企動力長春

掃一掃聯係我們

掃一掃聯係我們

>
我們的故事詳細

高誌元:行走的“數據庫”

瀏覽量

  

 

  人物小傳

  市政三部 測量崗 高誌元

  2012年,高誌元初出茅廬,踏實努力的他,憑借著對這份職業的熱愛和持續鑽研的態度,在眾多測量員中脫穎而出。對每一個測量過的項目,他不僅能夠做到數據準確無誤,更能將各項數據熟記於心,大家都說他就是項目施工人員的“眼睛”,是一台行走的“數據庫”。

  在市政事業部,高誌元在土方計算方麵是數一數二的,他總能又準又快的計算出土方量,這樣的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的,是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得來的。

  剛剛參加工作時的高誌元,像海綿一樣,在工作中細心觀察學習,汲取著各項知識和經驗。當時南部快速路N4標段、東部快速路D2標段二號高架橋工程、長春市快速係統改造工程第九標段、南部新城乙三路的土方量都著急確定,眼看著公式帶出的數據不準確,急壞了當時還在工程部的高誌元。因為他知道,數據的準確與否將直接影響項目的成本消耗,這是對項目精細化管理的考量,更是對一個建設者責任心的檢驗。他向眾多有經驗的前輩詢問經驗,前輩告訴他要用CASS軟件進行測算。可剛剛邁出校園的他對這些實操軟件的使用是零經驗,需要從零學起,但高誌元並沒有退縮,他在網上買了CASS的視頻及書籍。那時候,他每天早早的來到單位,邊學習邊結合這幾個實體項目進行土方量計算,除了吃飯的時間,他就像釘子一樣紮在椅子上埋頭鑽研,經常是算著算著就忘了時間,一抬頭大廈園區已經亮起了燈。原本就看上去瘦瘦的他,幾個星期下來,又瘦了十多斤,同事們都開玩笑地說他更加“骨感”了!憑借著對崗位工作的熱愛和釘子般的鑽研勁兒,他很快掌握了軟件的操作步驟和方法,並通過一係列計算確定了最終土方量。經過前輩們的檢驗校對,他的數據獲得認可。可這畢竟是自學並第一次使用CASS軟件來計算,數據是否準確無誤,他心裏仍然是畫問號的。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方法。他拿著最終數據,連續三天三夜蹲守在南部新城乙三路的工地現場,沒白天沒黑夜的盯著運土的翻鬥車,生怕遺漏了一輛車,詳細記錄每一台翻鬥車運輸的土方量。經過統計,計算土方量與現場實際出土量基本吻合,滿身塵土、懨懨欲睡的他終於露出會心的笑容,他的努力沒有白費。他繼續驗證其他幾個工地的數據,最後得出的結果讓他甚是欣慰,對數據偏差的零容忍讓他收獲了方法和經驗,更保證了工程項目的整體利益。短暫的成功並沒有讓他滿足於此,那段時間,高誌元每天業餘時間都與電腦為伴,進一步研究CASS軟件的其他應用功能,同時,為了盡快和前輩們看齊,他更是馬不停蹄學習其它計算軟件。他將沉澱總結下來的操作方法和經驗心得形成標準化文本,與測量班的小夥伴們共同分享學習。

  高誌元還有一項讓人佩服的技能——強大的數據記憶能力。在現場,任何一個位置的相關數據,他都能夠熟記於心,同事們需要時,他總是第一時間“讀取數據”,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同事提供幫助。項目上的兄弟都說他是行走的“數據庫”,項目經理更是稱讚高誌元就像是他的“眼睛”一樣,讓他隨時掌握項目的每一項細部數據,從而了解項目情況。其實,他不是天生就能夠過目不忘,對這些數據的準確掌握和記憶是他一寸寸測量、一點點計算出來的,是他通過千次的努力和汗水換來的。每一個數據都是經過了數次的反複計算和核驗,才能牢牢的刻在腦子裏。

  皓月大路項目的測量工作已經開始,項目全程4公裏,每次測量都要來回走3趟以上,這一次高誌元當然又是測量主力。看著他行走在滿是沙塵的路上,懷著對數據的敬畏和極致追求,他仔細的放點並記錄著每一個數字,對工作的熱情和堅持依舊洋溢在滿是幸福的臉上,步履堅實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