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慶集團緊跟時代發展趨勢,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建設·成就美好生活”為使命,秉承“開放創新 誠信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堅決落實“三商轉型 三建升級”戰略目標,助推建築產業生態良性發展,為成為中國知名建築產業綜合服務商不懈奮鬥!

                                   版權所有:19体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吉ICP備15005856號                      技術支持:中企動力長春

掃一掃聯係我們

掃一掃聯係我們

>
我們的故事詳細

方長明:地鐵項目上的“定海神針”

瀏覽量

一個黑色雙肩包、一副大大的黑框老花鏡、一個隨身胰島素泵、一張溫暖謙和的笑臉,這是地鐵事業部總工程師方長明的“標配”。1985年,方長明開始了自己的建設生涯,這一幹便是33年。

和方長明比較熟悉的人,都聽他講過這樣一段話:“我參建的上海地鐵通車那會兒,我帶著我的老伴兒坐了一趟;沈陽地鐵通車的時候,我帶著我的兒子、兒媳坐了一趟;等長春地鐵通車的時候,我要帶著我的孫女坐一趟。”說這段話的時候,他的眼睛裏是有淚花的。

如今,長春地鐵1號線已經通車了,這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不改當年的地鐵“情結”,依舊堅守在他所熱愛的地鐵建設事業上,孜孜不倦,一生隻為一事。

責任:守護地鐵安全,守護千萬家幸福

一提起方長明,大家能夠想到最多的詞匯是專家、顧問、權威……隻要現場有處理不了的問題,他準會出現,大家常說:“有他在,安心!”這份安心源於方長明內心的一份責任,一種堅守。

2017年3月份,長春輕軌3號線東延線東廣場站PBA段落豎井施工過程中,豎井和附屬結構相接時,共需要破除豎井的3麵井壁,如何有效安排各個施工步序,保證3麵井壁破除和襯砌交叉施工,結構在多次受力體係轉換過程中的安全穩定,是非常複雜的。一旦控製不好,將引發結構坍塌。當時施工圖紙中並沒有針對這一塊的具體施工步序,曆經了近一年的時間,方長明充分考慮現場每一個環節提出了一整套解決方案,經過反複的調整和溝通,最終落實到設計院的施工圖紙中。

像這樣的情況隨處可見,地鐵施工中采用的每一項方案,都要隨時根據拆遷、地質情況的變化,不斷地打磨、優化和調整。方長明說:“地鐵施工並不難,難的是我們需要反複核對幾份圖紙的關係,考慮到整個空間結構,權衡好各方利弊,想好每一道施工工序對後續的影響,這是一個不斷思考和自我否定的過程,也是對責任心的考驗。”

也正是因為這種對待工程認真負責的態度,公司給了方長明一個“特權”:在質量安全方麵擁有“一票否決權”。即便進度再緊、施工任務再重,如果質量和安全方麵不達標,他可以隨時叫停。加上幾近於苛刻的標準和極為嚴厲的處罰,項目上的人員對他是又敬又怕。也正是用這樣的態度和性格,方長明守護著地鐵施工的質量和安全,守護千千萬萬家幸福。

工作中的方長明身上充滿年輕人的幹勁兒

匠心:紮根一線,用“深挖一尺”的精神持續鑽研

同事們經常說:“他身上這股對地鐵事業的熱忱和執著的勁兒,勝過好多年輕人。”

因為熱愛,方長明長期專注於各種疑難問題的研究,多年來,他親自帶領技術團隊搞課題研究,攻克多項技術難關。在大粒徑礫石含量超40%的砂礫層盾構施工過程中,通過土體改良和嚴格參數控製使盾構機連續掘進1526米,創了國內最高紀錄;在富水、高滲透性的砂礫地層中,采用“區域群井”降水和多方法綜合動態控製措施,實現了施工過程無水作業;采用“洞樁法”結合小導管注固沙劑超前加固技術,解決了富水砂礫地層中淺埋暗挖大跨車站的施工難題;在長春地鐵1號線施工中,國內首次實現盾構機在暗挖車站內調頭,避免了對城市主幹道交通的幹擾;通過超細水泥深孔注漿堵水加固,實現長春輕軌3號線東延線東八條文物建築物保護……這些工藝、工法的研發,為豐富我國地鐵施工技術作出了巨大貢獻。

敬畏:質量安全有自己的底線,誰也不能觸碰

時間久了,大家都願意把現年已經54歲的方長明親切的稱呼為:“老頭兒”。可這位可敬又可愛、時常笑嗬嗬的“老頭兒”,特別“強”!一位和方長明共事多年的同事這樣評價說:“工作這麽多年,真沒找到第二個像‘老頭兒’這樣的人。”因為對待工程質量和安全,他有著誰也挑戰和逾越不了的標準線。這是一種從骨子裏透出來的堅持,對初心的堅持,這種堅持超乎了常人的想象。

遼寧路頂板施工時,因為涉及到兩塊頂板,因此兩塊頂板交接處的施工縫防水施工是關鍵。按照規範和設計要求,在兩塊頂板中間施工一條遇水膨脹止水膠條就可以了。可方長明提出來,要先在一期頂板施工完成後,在與二期頂板銜接處固定一個木條,等二期施工完成後,將木條取出,再嵌入膠條,以此來增強粘結效果,從而起到更好的防水效果。雖然這麽做需要增加人工投入,可經過多次溝通,勞務分包作業隊還是沒有“擰”過這位倔強的“老頭兒”,乖乖地按照他的要求施工了。

在項目的建設過程中,這樣的情況是常有的事兒。在他眼裏,哪怕在理論上存在一絲一毫的風險都不行,有一些工序即便按照行業標準施工也不能驗收合格!他始終堅信:堅持初心,就一定能夠做有價值的事;堅守匠心,就一定能建設出對得起老百姓的放心工程! 

這位可愛的老人身上有許多標簽: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監理工程師、鐵道部評標專家、吉林省軌道交通工程質量安全谘詢專家、沈陽地鐵1號線魯班獎獲得者、沈陽地鐵突出貢獻獎獲得者、上海地鐵二號線西延伸線先進工作者……

可麵對成績,每一次他都謙虛地說:“幹咱們地鐵沒什麽特別值得說的,都是一點兒一點兒的小事,隻是要把每一個細節都做好了!”可這每一個細節,他花費了33年的時間,一釘一錘去雕琢。

如今,已經54歲的方長明依舊奮鬥在一線上,他說:“我們這一代人,自己沒點兒活幹心裏就發慌!在中慶這幾年,以董事長為代表的奮鬥者精神時刻激勵、感動著我,讓我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把每一個細節做到最好!同時自己還有一個重任,就是要把下一代地鐵人盡快培養起來,如果我隨時因為身體的原因退下來,也沒什麽好遺憾和擔心的了!”

這樣一位老者,三十幾年如一日,用實際行動堅守一顆匠心,為我們一代又一代年輕人樹立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