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高鵬程,公路項目部同事們的第一反應就是細心和靠譜。在中興路管廊收尾施工階段,工期緊迫,由於砂礫材料運輸的特殊性,多數情況隻能在夜間進場。為了不耽誤現場的施工進度,砂礫進場隻能徹夜驗收。得到命令後,高鵬程第一個到達現場,組織鏟車、翻鬥車裝料及運送砂礫。可是就在翻鬥車司機往返一次之後,高鵬程看了看手表,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
他拿出電話聯係了收料現場的技術員:“我這邊裝料完成,開始發車了。翻鬥車到了你那邊,給我打個電話告訴我一下。”
一個小時後電話響了起來:“車到了。”
“一會兒卸完料發車時再告訴我一聲。”
“咋地了?出啥事了?”對方不解的問道。
高鵬程並沒有回答“哪裏不對”這個問題,隻是認真的在本子上記下了時間。又過了一小時,司機駕車返回現場後,他第一時間衝了上去,黑著臉說:
“大哥,你這運輸時間不對啊。”
“咋不對了,我開得可快了。”
“有賬不怕算,冷拌站距離中興路7公裏,你7點從我這出發,晚上這個點兒也不堵車了,到那邊最晚不超過七點半。你咋八點才到。”
“我渴了,下車買瓶水咋了。”
“好,那你八點十五卸完料從中興路出發,九點半才到我這,卸了料咋反而比拉著料運輸時間還長?”
“天這麽黑,路況又不好,我也是為了安全。”
高鵬程不氣不惱,一個箭步跳上車,說“這趟我跟車,咱倆一起走!”
司機口氣立即弱了下來:“老弟啊,你說你這麽較真幹啥,我也沒耽誤多長時間,你也沒啥損失是不。”
“那可不行,你磨蹭1小時,我們員工和工人就都得多陪你一小時,你一晚上少運兩趟,浪費我們多少財力精力物力。料裝完了,咱們抓緊時間出發吧。”
拗不過高鵬程的司機大哥悻悻的開車上路了,抵達時高鵬程看了看表,不多不少,正好30分鍾,比之前快了一倍。
“你看,我算的沒錯吧,30分鍾的路你為啥開了1小時?”
司機臉上堆著笑說:“我少拉幾趟省點兒油,老弟你睜隻眼閉隻眼,別人也發現不了,回頭哥給你發紅包。”
一直心平氣和的高鵬程聲音嚴肅起來:“我們工期本來就緊,大哥你要這麽幹活,就不能合作了。”
在高鵬程的堅持下,司機之後的效率立刻提升了許多。同時他時刻和現場負責人溝通砂礫進場後的實際需求情況,盡量保證“不多進、不少進”,不僅有效的增大機械使用效率,節省了人員的時間,也節約了項目的成本。
作為一名材設崗,他把施工現場的材料及庫房管理得井井有條,對於各項繁雜瑣碎的物資細節張口就來,對於眾多供應商的評估了然於胸。對於上級指派的任務,能夠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他常說的一句話是“細心多一點兒,問題少一點兒,靠譜是大家對我最好的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