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9 月 15 日下午 3 點,項目三部經理趙慶岩接到通知,“為了推進金輝街道路工程進度,金輝街暗渠工程必須在 10 天內完成施工,能否完任務?”“保證完成任務,請領導放心!趙慶岩立下軍令狀。
金輝暗渠位於金輝街橋頭,東側是住宅區,橋下是農貿市場,人流量大,機械、設備不易開展作業,物資、材料也無法直接進場,都需要從金輝橋上向下二次倒運。麵對這樣的施工任務和難度,趙慶岩一刻也不敢耽誤,立即召集項目管理人員及勞務隊伍召開現場會,製定施工方案。當大家知道要在 10 天內完成 99.5 米長 7 米深的暗渠施工任務時,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趙慶岩看出了大家的心思,提高了嗓門,“大家記住,隻有敢於突破自我,才更能體現出我們的價值,更能展現我們的鐵軍精神,才無愧於我們‘鐵軍三班’的稱號!我們不但要有執行力,而且更要執行到位,大家有信心嗎?”“鐵軍三班保證完成任務!”現場所有人員異口同聲!
施工方案和進度計劃製定完成後,全體人員各就各位。就在土方開挖不到 20 分鍾時,下起了瓢潑大雨,現場人員邊在橋下避雨邊暗暗祈禱,希望雨能夠早點停,為本來就緊的工期趕回點時間。一個小時過去了,地麵上的水越積越高,因為橋下地勢較低,雨水沒過了大家的小腿,使人身上有些發抖,然而沒有一個人離開現場,時刻準備接收命令。可天公並不作美,無奈下大家放棄了當晚的施工。 為了搶回時間,之後的每一天裏項目三部人員都像打了雞血一樣,爭分奪秒。然而困難的突然出現,讓時間變得更加緊迫:現場作業麵有限,鋼筋、模板等無法直接送到施工現場,隻能用吊車吊入指定地點,自卸車也隻能在橋上進行調度,最具有挑戰的是從橋上向下打砼的同時更做好人員安全防護措施。因為人員較為分散,材料倒運放位、相互之間溝通隻能靠手中的一部對講機,無形中又加大了施工難度,這也是考驗項目三部團隊默契配合的關鍵時刻!
時間緊迫,為了能夠在計劃時間內完成任務,大家 24 小時蹲守施工現場。技術負責人阮海濤吃住於現場,隨時解決臨時性問題;施工隊長閆誌遠跟進施工進度,同時進行各項工作和人員的調配;安全員顧彥鵬 24 小時現場巡查,防止人員傷亡事故發生;技術崗梁紅利嚴把工程質量關;測量崗尚海、門家輝、彭曉東實時控製標高,決不允許出現差錯;綜合崗吳曉剛全方位做好後勤保障工作 ...... 連續的晝夜作戰,大家體力有些不支,項目三部沒有一人抱怨,沒有一人退縮,現場時常會聽到“加油、加油、加油”的口號聲。
他們相互鼓勵,並肩作戰,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項目三部——“鐵軍三班”僅用了 8 天時間完成了施工任務!兌現了所有人立下的“軍令狀!”
項目經理趙慶岩說:“我為有這麽一幫好兄弟感到驕傲!這才是我們三部應有的精神,執行到位,敢於挑戰,共克難關。2016 年我們的團隊稱號為‘管廊之家’,2017年稱為‘鐵軍三班’,如果明年我們還是第三項目部我就稱之為‘鋼三連’,就如我們的稱號一樣,要成為一支更具有戰鬥力、敢於打硬仗的華一鐵軍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