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迪,中國共產黨黨員,現任中邦園林經營部模式研發與市場開發崗,中邦園林黨支部宣傳委員,負責項目前期模式設計匯報及市場開發工作,跟蹤開發 PPP 項目 2 個,EPC 項目 4 個,政府購買服務項目 2 個;榮獲優秀員工、優秀黨員等榮譽。
徐迪能為修改招標需求單加班到半夜 12 點,第二天淩晨 3 點鍾又來上班;她會帶著小夥伴“空降”一個陌生城市,耐心等待四個小時隻為向潛在客戶推薦中邦;她從不抱怨、從不認輸,能靜下心來啃枯燥、晦澀的國家政策與項目文件,抓緊一切機會讓自己成長……在同事們眼中,徐迪是“三好學生”的典型,是一個執著到發光的拚命姑娘。
紮實學習,積蓄所有力量迅速成長
初到中邦,徐迪成為一名資料員。帶著職場新人的衝勁兒與熱情,無論多麽忙碌、辛苦,徐迪隻是當作成長過程中該有的一種曆練來應對。2013 年,徐迪被調入養護部,因為項目上人員緊張,徐迪一人肩負綜合事務、資料、核算等所有內業的工作。每天五點鍾就要起床,等到腰酸背痛終於要休息了,已經到了晚上十點多鍾。一個小姑娘住在項目上,她心裏思慮最多的不是害怕、孤獨,而是要利用好每一分鍾時間去學習、充電。兩年多的資料崗經曆,徐迪得到了領導與同事的一致好評。
2014 年,徐迪被調入剛剛成立的經營部。新環境、新同事,徐迪沒有絲毫猶豫,投入到公司轉型與變革的大潮中。為了學習國家最新的關於 PPP、EPC 項目的政策法規,徐迪與同事代表中邦園林參加集團的統一培訓與研討。那一段學習的日子,時隔四年多徐迪始終難以忘懷。她和同事住在六樓一個偏僻的房間裏,每天高強度的培訓後,回到房間還要對著枯燥的文件,拚命學習、消化自己尚且陌生的知識。
她說:“那時候我不怕辛苦,無論多複雜的政策、文件我都能啃。我隻是壓力大,我不敢有絲毫地鬆懈,我必須用超過常人的速度快速成長,一旦我停下來,就會被快速發展的集團甩在後麵,因為我代表著中邦。”
就是憑著這股勁,徐迪啃下了一大摞一大摞PPP、EPC專業材料,政策法規、專業模式、優秀案例……深厚的知識儲備讓她與同事們並肩奮戰,為中邦接下來的幾個綠化改造、水生態治理項目提供了極大的助力。
堅定柔韌,她全力以赴每一個挑戰
徐迪調入經營部的 4 年,見證了中邦園林跨越式的轉型與發展,她身在其中,跟隨著公司發展的節奏,不斷對自己進行修整與磨練。 2015 年,徐迪負責經營部在吉林省的市場開發。原本性格內向的徐迪並不擅長這種“敲門問客”的推廣方式。回憶起那段日子,徐迪總是帶著無奈的笑容。那個時候,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經驗少,不知道怎麽與甲方領導溝通。“領導在開會,不方便見麵”“隻給你十五分鍾時間,之後領導還有個重要的會”……這樣的反饋數不清收到了多少。被回絕了太多次,積攢了那麽多的挫敗感,卻沒有擊垮徐迪的鬥誌,她開始想對策、找方法,事先確認甲方的真正需求點,找各種創新點、切入點讓甲方了解自己的用意。漸漸地,她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推薦策略, “我們是誰?我們能為甲方做什麽?為什麽我們能比別人做得更好?”有了這樣的“自我推薦”公式,徐迪和小夥伴的市場開發之旅“碰壁” 越來越少,對公司起到了極好的宣傳。
2016 年 7 月,中邦迎來第一個 EPC 項目——東新開河水生態治理工程。整個經營部頓時忙碌起來。身處模式研發與市場開發的關鍵崗位,徐迪更是竭盡全力應對這個新挑戰。從 7 月到 8月,徐迪幾乎忘記了時間的變化,差不多每天都要加班到後半夜 1 點多鍾。因為政府也是第一次接觸 EPC 項目,所以不斷修改招標需求,徐迪與同事耐心地與政府部門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與困惑,與公司領導溝通解決策略,調整招標需求單、投資表和各項財務報表。當問到徐迪到底修改了多少版的時候,她隻是靦腆地笑笑,“沒有多少版的概念,我們麵對的是業主客戶,身邊是一起奮鬥、拿標的領導、同事,身後是項目上摩拳擦掌的兄弟,不能出任何問題。我們的目標就是感動客戶,拿下項目。”
同事見到徐迪這麽拚,曾問過她有沒有覺得累、想放棄?她說:“公司給我這麽廣闊的平台,領導給我這麽大的信任,同事給我這麽多的助力,我該做的隻有感恩和不停止的衝刺!”
徐迪,這個始終學習、上進、奔跑著的拚命姑娘,仿佛發著光,一路奔向自己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