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亮,中國共產黨黨員,自任項目經理以來,帶領團隊多次獲得“先進集體”“感動中慶團隊”等殊榮。他經常說自己是土生土長的中慶人,別看他性格溫和、不善言談,真正遇到困難時,就是一個字:“衝”!
敢打硬仗的排頭兵
來中慶9 年裏,朱明亮經曆了大大小小十幾個項目。莫莫格大幹渠項目全線十幾公裏,荒蕪人煙的濕地,雨衣為伴,鏟車是唯一能將人員運送到現場的工具,他一幹便是六十幾天;大屯河清淤項目,連續90 天,零下三十幾度,一站就是一天,小解放的敞篷車鬥裏,他身下坐著稻草,凍得直喊口號卻也沒說一個冷字;白山管廊項目,他突發心髒病暈倒在施工現場,輸液治療後第一時間返回施工一線,他說因為這是戰場,隻能向前!
多年來,朱明亮的足跡遍布了吉林省這片遼闊的土地,也正是因為這些年的曆練,讓他成長為一名真正的中慶人,身上流淌著中慶人的鐵軍血液,敢闖敢拚、敢於擔當!
2016 年3 月的一個下午,朱明亮接到領導電話:“白山項目下來了!你們準備一下馬上進場,具體細節明天敲定。”這對於經曆了一個冬休,渾身有勁沒處使的兄弟們來說是一件大喜事!
可是等待他們的卻是難以想象的困難——麵對新的市場、新的客戶、新的環境,需要在100 天的有效施工時間內,完成3.3 公裏管廊施工任務,目標產值1.2 億元。這是以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每個人心裏都在犯嘀咕,這樣的任務能完成嗎?可對於朱明亮來說,他是堅定了信心的!戰場還沒上,士氣不能丟,他馬上召集項目人員倒排工期,研究實施方案。
戰術研究明白了,接下來就是帶兵上陣。可工期實在太緊,18 個人,完成 3.3 公裏管廊回填的同時,還要解決 10 千伏高壓電纜遷移、臨江臨邊防護等問題。隻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朱明亮身先士卒,帶領大夥沒日沒夜的投入戰鬥。幾公裏沿線同時作業、定人定點幫助客戶推進拆排遷、雨中搶險、交叉作業……麵對重重困難,大家擰成一股繩,大幹,快幹,拚了命的幹。每天休息 3 ~ 4 個小時,為了節省時間,每日三餐都是送到工地上,大家不是站在大道上就是蹲在街邊吃一口。
整整 103 天,每一天都在挑戰身體極限, 18 名戰士沒有一個人請過一天假,朱明亮更是身體力行堅持和大家共同奮戰在一線。最終提前 10 天圓滿完成了既定任務,贏得了口碑,贏得了同行的尊重,也向領導交付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授業解惑的好大哥
“傳、幫、帶”是中慶一直以來的優良傳統,作為中慶的一名老人兒,朱明亮更是牢記這一使命,多年來,他帶出了一批又一批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鐵軍戰士。
2010 年剛剛畢業就來到中慶、如今已經是項目副經理的單龍飛,談及成長曆程,最感謝的人就是師傅朱明亮,“師傅的嚴謹、敬業和務實的工作態度至今仍深深影響著我,是他帶我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個工程項目,項目上的事至今仍曆曆在目……”
“我記得我剛來時是大幹渠項目,當時要在春天實現通水灌溉,必須在冬天完成所有填土任務。每天早上,師傅都要帶著我扛著儀器步行三四公裏,在 3 點之前到達施工現場。項目就在白沙灘上,方圓幾公裏沒有任何遮擋,冬天的淩晨,風都能吹到骨頭裏。那時的我很瘦小,師傅怕我身體抗不了這樣的環境,對我非常照顧,總是將從家裏帶來的羊皮大衣脫給我取暖,一邊指揮工人填土,一邊教我實地測量。”七尺男兒說到這時眼中泛起了淚光,揉了揉眼睛接著說:“因為冬天天黑得早,所以一般我們晚上六點鍾就收工了,再走個三四公裏回到項目部,收拾完也得將近8 點了。師傅那時要求我們必須日事日畢,睡覺前要把當天的數據整理、計算並核對準確。同時也帶著我們一起做,他要求的都先自己做到了!因為每天都能學到很多新東西,所以雖然大家都很困,但都跟打了雞血一樣,渾身有使不完的精神頭兒。”這段難忘的經曆就像是一盞指路燈,指引著單龍飛做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好領導、好大哥、好榜樣!
即使是現在,朱明亮仍舊要求項目全體人員堅持每天學習,要把學習計劃分解到每月、每周,甚至每天。就在前幾天,朱明亮的團隊又加入了新的同事,他在項目微信群裏介紹新同事的同時,這樣鼓勵大家:“兄弟們,希望你們不虛度在中慶的每一天,能夠有所收獲,在中慶快樂的工作,幸福的生活!”
對於不善言辭的朱明亮來說,這是他作為團隊老大哥最樸實、最掏心窩子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