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 7 月,朝陽標準化廠房項目正式開工,它是市政事業部曆經數個月的心血,是整個公司在遼寧打開市場的關鍵戰,承擔著在遼寧開疆拓土的重任。一期工程需要在 5 個月內完成主體廠房建設,時間緊任務重,物資公司領導班子深知此項目關係重大,必須要以高度的緊迫感和使命感保證項目工程材料的及時供應。
為保障項目服務質量,必須安排專人進駐朝陽,像一個釘子一樣紮根到項目,與項目同甘共苦才能保證工程順利完工。但是人選的問題是擺在領導班子麵前的難題,因為當時所有項目都在開工建設,采購員全部進入工地現場進行區域服務,朝陽是新區域且需要長期駐外,去那的人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敢打敢衝的拚勁,才能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
張誌鵬知道這個消息後,立即找到領導,主動要求去朝陽,領導考慮他當時剛剛來公司不到一年且剛剛戀愛,沒有同意。他急著說:“領導,你就讓我去吧,我立下軍令狀,一定保證將朝陽項目的供應服務做好,如果沒達到預期,不用你說,我馬上辭職走人,至於家裏那邊你就更不用擔心了,我相信經曆風雨的愛情,更值得去珍惜”。領導被他的執著和堅韌所觸動,將他派往朝陽。
供應商“零”的突破
7 月 20 日工程確定,23 日張誌鵬就趕赴朝陽。他深知麵對新區域新市場最大的困難是什麽——無曆史供應商。整個區域供應信譽度為零,如何完成零的突破,是最大的難題。第二天淩晨 4 點,他摸黑起床,帶著項目的砂石料需求計劃來到了當地最大的石廠,石廠老板起初笑臉相迎,但是一按物資公司砂石料采購標準,談價格、談賬期時,石廠老板腦袋搖得撥浪鼓一樣說:“老弟,你這個價格,加上還有賬期,在我們朝陽是買不到貨的!想供貨可以,但是必須現款結算。” 說著就下了逐客令。張誌鵬沒放棄,一天內跑了 4 座山,給他都是同樣的答案,他知道這是新區域必然麵臨的問題。
怎麽辦,怎麽做,怎麽才能打開僵局呢?他思索了整整一宿,決定采取分步走:首先找到項目部將政府中標公示文件複印、展示企業公信力;其次利用衍水集團等中慶戰略供應商去宣傳介紹中慶朝陽項目,製造輿論優勢;最後就是普遍培養重點突破,供應商選擇範圍不隻集中在大供應商,將中型供應商作為重點突破對象。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家個體供應商於海洋進入了張誌鵬的視野,規模中等但是砂石質量好,價格合理,就是對企業還是有點不信任,賬期接受不了。張誌鵬苦口婆心說:“於總,我這話都說了一籮筐,中標信息你也看了,我們企業你也了解了,你就放心吧,我們中慶 10 餘年沒有拖欠過供應商一分錢,如果你還不信,我就把車壓著。”聽到誌鵬擲地有聲的話語,於海洋說:“好,老弟話你都說到這份上,我就相信你。”萬事開頭難,破冰之旅開啟後,張誌鵬信心十足,曆時 10 個月,驅車行駛 5 萬公裏,共計開發商砼供應商 8 家,水泥供應商 3 家,砂石料供應商 9 家,機械供應商 6 家,材料供應商 140 家,將整個朝陽區域采購市場全麵打開,保證了朝陽標準化廠房項目一期順利完工。
環保督查,辦法總比困難多
2017年4月,環保督查組進駐遼寧,所有采石場不許爆破開采,一時間遼寧建材市場風聲鶴唳,建築材料全麵告急,尤其是毛石隻能零星供應。可是當時朝陽項目正是大幹快上的時候,毛石需求量 1000 立方米 / 天,如果毛石停止供應,整個項目將麵臨癱瘓,項目的催料電話一個接著一個,張誌鵬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嘴上起了一圈大泡,電話打了一圈,所有供應商都不能保證供應,怎麽辦?誌鵬計上心頭,目前遼寧市場沒有任何一家供應商能滿足工程需求,那麽就多開發供應商同時供貨,這樣就能保證工程需要。定下方向後他連夜驅車趕往毛石原產地,一家一家供應商走著,困了就在車上眯一會,餓了就吃點麵包充饑,他不敢休息,因為他知道工程耽擱不起,利用三天兩夜行駛裏程超 3000 公裏,終於在原有供應商的基礎上開發了 2 家新供應商,圓滿的解決了項目需求,保證了工程順利進展。
隻要物資公司的人出差到朝陽,張誌鵬總是要滿心歡喜地帶人到標準化廠房轉一圈,指著整齊劃一的廠房自豪地說:“這就是我們用一年的時間創造的奇跡,這就是我奮戰的地方,我一定要迎著朝陽,在朝陽這片土地上和我的小夥伴們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