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慶集團緊跟時代發展趨勢,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建設·成就美好生活”為使命,秉承“開放創新 誠信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堅決落實“三商轉型 三建升級”戰略目標,助推建築產業生態良性發展,為成為中國知名建築產業綜合服務商不懈奮鬥!

                                   版權所有:19体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吉ICP備15005856號                      技術支持:中企動力長春

掃一掃聯係我們

掃一掃聯係我們

>
我們的故事詳細

李曉旭:老 驥 伏 櫪 心 未 已

瀏覽量

李曉旭,中盛設計勘測分院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畢業於長春地質學院水文地質及工程地質專業。先後承擔長春市伊通河流域黑臭水體治理工程、吉林省內多地地下綜合管廊等項目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俗話說“老將出馬,一個頂倆”,對於一個年輕的勘察設計單位而言,能有一名老將把關,無疑是幸運的。工作上審核把關,技術上傳幫帶教,生活上關心幫助,李曉旭就是這樣一位為父又為師的老將。 

敢打敢拚,身先士卒

岩土工程勘察是個需要技術和體能兼備,且不能顧及形象的工作。年初往往是勘測分院的業務旺季。初春早晚氣溫低,鑽探設備可以行進;但到了白天,地麵融化,場地就變得十分泥濘,鑽探設備進場就變得十分困難,鑽機經常被泥濘場地陷入。李曉旭就要與鑽工一起推車、拽車、墊土,經常兩三個小時才能將鑽機拽出泥坑。遇到冰上作業項目,李曉旭就要與鑽探班組一道探測冰層厚度,估算鑽探設備重量,蹲在在冰上做堆載試驗。做綜合管廊的岩土勘察,勘探孔位有時會位於未拆遷村舍、大棚中,極不具備合適的勘察條件。但為了保證勘探孔位的準確性,李曉旭就要與定位人員一道翻牆過溝鑽大棚,鑽孔孔位確定後,還要與鑽探班組一道尋找鑽探設備進場道路。

“遠看要飯的,近看勘探的”,這一句行內戲言,卻道出了岩土勘察人員的辛苦與辛酸。雖然已經是副總崗位,雖然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每次現場作業,李曉旭仍然衝在第一線。正是這種敢打敢幹的精神,使得勘測分院所承接的各項工作任務,都得到圓滿的完成。

細節決定成敗,安全重於泰山

岩土工程勘察勘探是安全風險比較大的行業,外業施工方麵,具有周期短、現場條件差、高度流動和分散作業等特點,涉及運輸、機械、安裝、鑽探等多工種的協調配合工作,施工中不安全因素非常多,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生產事故。

在設備方麵,勘測分院有 3 台鑽機,這 3 台機器李曉旭視若珍寶。他根據每台設備的新舊程度及使用情況,與勘探組負責人製定勘探設備保養維修計劃,定期養護,使 3 台鑽機始終處於良好狀態。

在現場作業方麵,李曉旭要求進度質量的同時,強調安全生產必須放在第一位。他在勘探現場,經常會親自去檢查吊裝設備,防止高空墜物傷人;井口處上下鑽杆連接是否牢固,防止鑽杆脫落。房屋建築市政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勘探大多在市區內操作,空中電線縱橫,地下管線遍布。李曉旭要求鑽孔定位時,對空中電線必須保持安全距離;物探人員對孔位進行地下管線排查,鑽孔前鑽探人員必須對地下管線檢查井、標石、標牌進行複核,萬無一失方能開鑽。正是這種細致到近乎嚴苛的安全要求,使勘測分院自成立以來從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

誨人不倦,花開滿園

中盛設計是一支年輕的團隊,員工平均年齡不到 31 歲。而勘測分院則更為年輕,平均年齡隻有 29 歲。如何把這支有衝勁、有活力的青年近衛軍帶成一支善打硬仗、技術過硬的隊伍,是李曉旭麵臨的一項重大課題。

在李曉旭的筆記本裏,有一個版塊,專門記載著團隊裏每個年輕人的性格特點、優勢不足、培養方式。他依據每個人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從掌握技能、技術創新、傳授知識、經驗技藝等方麵做好傳、幫、帶,使團隊的青年人的知識技能水平有了長足的提高。

在人員招聘選拔上,李曉旭更是一個近乎完美的麵試官。在每年的大學生招聘麵試上,李曉旭都會準備十幾頁寫滿麵試題目和資料的稿紙,在麵試的過程中和大學生進行細致認真的交流,從而做到準確地掌握大學生的特點、能力及與企業契合度。

正是李曉旭這種在選人、育人上的精細和認真,使勘測分院團隊無論在業務能力還是在團隊凝聚方麵,都在穩健中快速提升。

“把我的能量毫無保留的帶到團隊裏,把我的經驗毫無保留的傳給年輕人,把我的專業毫無保留的用在工作中。”這三個“毫無保留”,就是對李曉旭——一個勘探人最好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