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慶集團緊跟時代發展趨勢,踐行新發展理念,以“建設·成就美好生活”為使命,秉承“開放創新 誠信共贏”的核心價值觀,堅決落實“三商轉型 三建升級”戰略目標,助推建築產業生態良性發展,為成為中國知名建築產業綜合服務商不懈奮鬥!

                                   版權所有:19体育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吉ICP備15005856號                      技術支持:中企動力長春

掃一掃聯係我們

掃一掃聯係我們

>
我們的故事詳細

劉誌剛:腦洞大開,企業定額收集辟新路

瀏覽量

8 月,琿春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附屬設備安裝現場,安裝事業部各崗位的小夥伴兒們正奔忙在緊鑼密鼓的施工中,大夥都卯足了勁兒,爭取在有效的施工時間內盡量多往前搶一些進度。然而,企業定額收集進度卻遠不及施工進度,甚至影響了項目的成本核算。    

由於施工部位不固定,行業內傳統的收集方法主要是通過專人負責實時拍攝施工過程的影像資料,再進行整理、分析得出有效的數據。琿春管廊項目也不例外,但一個人、一台 DV 機效率實在是太低了!怎麽才能高效、準確地完成收集工作?這個事兒成了工程部副經理劉誌剛的一塊心病,這要是想不出辦法,每天吃飯都沒胃口。    

眼看今年的施工時間就剩下 4 個月了,再這麽下去,別說是做出點成績了,簡直成了項目的“拖油瓶”!沒幾天,他腦袋裏蹦出了一個想法,采用通用的經驗統計法進行收集,再利用一段時間到現場實地觀察,對數據進行修正不就可以了嗎?可是沒想到,方案直接被經理 PASS 了!即便是麵對有著豐富項目管理經驗的劉誌剛,她也絲毫沒有客氣。“我們的目的是要收集真實的定額數據,如果僅僅是為了做工作而做工作,圖個形式,這不是我們中慶人的工作風格!”短短的一句話,狠狠的給了劉誌剛當頭一棒,瞬間羞紅了臉。這麽大歲數被領導批評,這還真是頭一回! 

沒成想這當頭一棒敲出了靈感,收集數據肯定是要通過拍攝設備收集,基於設備安裝施工不分散的情況,我們能不能轉換一下思路,通過安裝固定的智能化監控係統,再根據現場施工進度階段性的調整影像采集設備的位置?他恍然大悟,趕緊登錄公司信息化平台,查看庫存物資。“太好了!”看到庫存中顯示的設備,劉誌剛異常興奮。方案一經領導批示,他一刻也不耽誤將這批設備調撥至琿春項目部。

劉誌剛索性駐紮在項目部,全身心地投入到智能化監控係統的安裝中,親自帶著項目部的兄弟們進行安裝試驗。整個項目部搖身一變,成了突擊試驗小分隊。為了不耽誤正常工作,隊員們主動放棄個人的休息時間,早晨 4~8 點,晚上 6~10 點,8 名成員爭分奪秒,在河南大街長達 1.5 公裏的項目現場開始了前期安裝工作。大家分工合作,布線、安裝、調試……

經過32個小時的全力安裝,智能化監控係統“應運而生”。涵蓋現場料場、廊體主入口、綜合倉、給水熱力倉等,每一個關鍵部位都進行了布設,共計投入網絡槍機2台、網絡球機4台、錄像機1台、硬盤 8 塊、交換機 4 台、網線 2 箱、電源線 2 捆,而且都是從現有庫存調配的!安是安完了,但實測後效果怎麽樣,每個人心裏都跟打鼓一樣。

第二天一大早,大夥兒都早早的來到現場,準備著最後關鍵的一步——實測,能不能成功就看今天這一試了! 5 、4、3、2、1……伴隨著倒計時,劉誌剛按下電源開關。

“成功啦!”大家激動地鼓起掌來!顯示器顯示圖像清晰可見,操作靈活,智能網絡球機可以左右旋轉,有效收集半徑能夠達到 100 米,而且能夠實現無死角監控。工作人員僅需根據現場作業進度,通過查看錄像機影像視頻,進行簡單的鏡頭跟蹤操作,便可獲取我們想要的數據。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監控攝像頭,順道兒進行項目安防監控,可謂是一舉兩得!

大家都在歡呼慶祝時,站在角落裏的劉誌剛想到的不僅僅是琿春管廊這一畝三分地。若能夠將投入設備重複利用至其它作業段中,進行推廣應用,將會大大提高企業定額的收集效率,同時降低收集過程中耗費的大量人工成本。這時,經理的那一句“中慶工作風格”再次回蕩在劉誌剛心頭,想十步不如做一步!於是,他又馬不停蹄地開啟了經驗複製新征程!